SEARCH

《山东法制报》头版头条:“大爱之城 见义思青” 青岛见义勇为城市精神解读
发布时间:2025.08.04
一座让“平凡英雄”自然生长的城市
——“大爱之城 见义思青”
青岛见义勇为城市精神解读
在青岛,英雄不需要披风。
他们可能是海边晒太阳的“巧克力大爷”,是为了生计卖玉米的阿姨,是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出租车司机和公交师傅,是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是朝气蓬勃的中学生,是热血方刚的大学生,是铁骨铮铮的军人。
这座城市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让见义勇为成为一种自然生长的城市生态。这座城市的热搜体质,正源于这些平凡面孔汇聚成的温暖群像。他们让“见义勇为”不再是新闻里的个案,而成为“大爱之城 见义思青”的城市精神底色。
人物群像:就是这些英雄,将青岛拉上热搜榜
6月下旬,青岛市崂山景区某海域,一名外地游客在拍照时不慎被海浪卷进海中。见此情景,正在附近的张小龙急忙冲向男子落水区域。岸边礁石表面湿滑,张小龙不慎滑倒,但他迅速爬起,奋力游向落水男子,将其往岸边拖拽。在岸边群众的帮助下,落水游客终于获救。据了解,张小龙是一名已服役21年的军人,曾多次获评优秀共产党员、“四有”优秀军官,荣立过三等功。
7月3日中午,青岛栈桥边游人如织。突然,一名孩童不慎落水,孩子妈妈下水施救时却同时陷入险境。情势危急,千钧一发,海浪的拉扯让落水的母子越陷越深。此时一个白衣男子丝毫没有犹豫,纵身跳入海中,拼全力将两人带到岸边。确认母子平安无恙后他才转身离去。他是鲁亚卿,一位在青岛生活了20年的河南汉子,也是青岛莱西的女婿。
7月7日12时10分许,一名游客在青岛市李慰农公园附近海边拍照过程中,手机掉入海中,在捞手机时不慎落水,陷入险境。危急时刻,在附近经营玉米摊的刘玉荣听到呼救后,迅速跳入海中,借助岸边行人抛下的救生圈,成功将年轻的女游客救助上岸。而自己双腿被礁石划伤,自己却继续摆摊卖自己的玉米,被人们亲切称为最美“玉米阿姨”。
7月12日,在青岛燕儿岛公园附近处,一个男孩在海边游玩不幸坠入海水中,生命危急。来青岛旅游的王良伟见此,不顾海里礁石重重,经过努力将落水男孩救出,悄然离开救人现场。
当外地游客为青岛海滨风光倾倒,为青岛啤酒芳香沉醉,青岛人自己最珍视的,却是那些街头巷尾悄然发生的温暖感人、甚至热血沸腾的瞬间:莱西郝先生大年初一救出两个坠入冰水中的孩子;外卖小哥张师傅在送餐途中扑灭起火商铺,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重大火灾——正是这些见义勇为的平凡英雄,如同城市肌理中流动的文明血液,把青岛屡次送上“大爱之城 见义思青”的热搜榜,让青岛这座城市时刻彰显出一种特有的英雄气质!
大爱之人,让青岛善行更有底气
7月31日,青岛市委政法委、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在北京举行“大爱之城 见义思青”见义勇为爱心捐赠仪式,青岛籍住京退休企业家崔先生向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无偿捐赠500万元。
崔先生表示,作为长期在外创业的青岛人,时刻眷恋着家乡情缘,时刻关注着家乡变化。青岛连续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最安全城市、最具幸福感城市、法治政府建设典范城市等一系列品牌荣誉,他深以为傲;青岛中央法务区平台建设、“青法先生”惠企服务等声名鹊起,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他深以为豪;“青岛好汉”李士存、“巧克力大爷”陈爱国等英勇跳海救人,“大爱之城”再添新章,他深以为敬。
“山海有情,人间有义”。青岛人骨子里自带侠肝义胆的山海豪气,既有大山的坚韧担当,又有大海的包容胸襟。这些年,青岛的见义勇为事业蓬勃发展,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善行义举誉满岛城,吸引着很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踊跃捐助奉献、践行社会责任。
崔先生在了解到张小龙、鲁亚卿、刘玉荣、王良伟等跳海救人的英勇事迹后,主动联系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愿意捐出一部分积蓄,助力家乡的见义勇为事业。该笔款项突破了我省见义勇为基金单笔捐赠记录,将专项用于表彰奖励见义勇为模范(群体)、救助帮扶见义勇为生活困难人员及家庭,推动“德者有得、勇者有荣、义者有誉、助人有福”的价值理念厚植岛城、深入人心。
今后,青岛市将围绕擦亮“大爱之城 见义思青”见义勇为金名片,不断优化表彰奖励机制、落实权益保障措施,推动形成“义有所彰、功有所奖、难有所帮”的工作格局,汇聚起向上向善的强大正能量。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将管好用好捐赠善款,充分尊重捐赠人的意愿,坚持阳光运作,自觉接受监督,不断增强基金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大爱之城,为什么青岛能?
潮起潮落,青岛的海风里有一种特别的气息——那不仅是大海的味道,更吹拂着一种文明的风尚。当“救不救”成为社会讨论时,青岛人用行动给出了最朴素的答案。
根据青岛市委政法委、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目前,青岛市已累计表彰见义勇为模范341人、62个群体245人,发放奖金552.8万元,其中,20人受到全国表彰、88人受到省级表彰;救助生活困难见义勇为人员290人次,发放救助金363.4万元。
这座城市为何能持续孕育平凡英雄?
政策保障让人们的善行有底气。
青岛市早在1994年就设立了见义勇为奖励基金,同时建立医疗救助、法律援助、困难帮扶等全方位保障体系。目前市区两级基金规模超1000万元,并设立抚恤专项资金。
近年来,青岛市围绕打造“大爱之城 见义思青”品牌,构建两级表彰奖励体系,提供实质性奖励保障,通过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努力使每一份善行得到及时响应与珍视。
7月3日中午“白衣男子”鲁亚卿在栈桥边救起落水的母子后转身离去。7月4日市南区公开寻人,凭借着网上流传出的一张侧脸照片,当天中午市南区见义勇为协会工作人员在栈桥附近找到救人男子鲁亚卿,2个小时后鲁亚卿被授予“市南区见义勇为积极分子”。
7月14日下午,青岛市委政法委、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市南区委政法委、区见义勇为协会向王良伟颁发了市、区两级见义勇为模范荣誉证书和奖金。而王良伟救人的感人事迹发生在7月12日。事发后,青岛市、市南区迅速开展寻找见义勇为无名英雄的工作,在广大媒体和热心市民的帮助下,于7月14日上午找到了王良伟,并立即启动见义勇为行为快速响应机制,迅速对其见义勇为行为进行核实、认定、表彰。
青岛市委、市政府的这套超快速响应机制,促成了政府与市民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助于让见义勇为精神得以持续传承,也使青岛逐渐形成了“大爱之城 见义思青”的良好社会氛围。更向社会传递了鲜明的价值导向:善良与勇敢永远不会被忽视,每一份挺身而出的善意都值得被城市铭记。
青岛的见义勇为,不是偶然的闪光,而是城市治理、文化积淀与市民共识的必然结果。在这座城市,每个人都是文明的守护者,每份善意都在塑造着更有温度的未来。在这里,善良不被神化,勇敢不被遗忘,制度保障让平凡人敢于挺身,社会氛围让英雄回归生活。
正如“白衣男子”鲁亚卿的一句“能帮就帮”。又如“玉米阿姨”所说:“我老了换她一个年轻人的命值得。”这种朴素而坚定的价值观,正是青岛“大爱之城”的底色,也是“见义思青”的精神内核。
风正起,爱更浓。大爱之城,见义思青。